实用的三下乡社会实践心得体会模板汇编十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那么好的心得体会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下乡社会实践心得体会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下乡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篇1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是动各大高校为响应中央团省委的号召,满足社会基层对科技、文化、卫生的需求而组织开展的深入农村、服务社会的社会实践活动。
大学生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吸引了许多大学生参与其中。作为化环学院三下乡服务队的一员,在深入农村、体验生活之后,在区区数日的支教活动结束之后,我深深感受到在这短暂的时光中,我成长了许多,增长了见识,收获到不少书本上得不到的东西。我想这会是我人生中一段难忘的旅程,耐人寻味,值得回忆。
期待——准备
对于此次三下乡活动,我心中充满着期待。我期待着站在讲台上做一位老师的感觉;我期待着与河市镇中小的小朋友一起玩游戏;我期待着看到小朋友们收到我的神秘小礼物时脸上浮现的幸福的表情;我还期待着与我的队友们一起做饭、一起吃饭、一起工作、一起嬉戏。那期间一定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乐趣与惊喜吧!
带着这份满满的期待,在为期末考试而准备的冲刺时期,在确立“一切行动听指挥”为三下乡服务队总要求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包含生活、工作等全方面的团队规章制度。为求实效,队友们都积极准备课程,并在孙剑奇老师的组织下多次在向学楼进行试讲,锻炼我们的课堂教学能力,培养我们成为一名小学教师的基本素质。在孙老师的悉心点评及传授经验后,我们已基本具备作为一名小学教师的基本素质并满怀信心地期待下乡支教。除此之外,我们还搜集了往年相关的报道资料以及上网了解了河市镇的基本情况。同时,我们也积极准备了关于留守儿童社会调查的基本素材和调查内容。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深切知道为人民服务必需能吃苦,圆满完成任务则需要整个团队齐心协力地配合,所以,带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团队协作的意识,带着对自己的信心,期待着……
惊喜——出征
6月30日,风和日丽、万里无云的一个晴朗的好日子,当清晨的微风吹拂,带来夏日里难得的一分清凉,化环学院三下乡服务队—一个十四人的队伍在团委书记刘小风和孙剑奇老师的带领下开赴修水县河市镇中心小学,拉开了为期一周的“三下乡”实践活动的序幕。车上的几小时,我们很轻松的渡过。当车子驶进修水后,我们再也按捺不住紧张而激动的心情,一个个地从沉睡中苏醒,男同胞们停止手上玩的三国杀游戏,那个时刻,草地、青山、蓝天、白云一切都是那么清爽洁净,沉浸在修水的自然风光美景中,再疲惫的心灵也得到释放。高歌一曲,那便是人间的天堂啊!
下午一点多抵达河市镇中心小学。原本做着最坏的心理准备:住小学宿舍。来了之后,发现一切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糟。确实,我们参观了那里的小学宿舍,漆黑的走廊、对着垃圾窑的窗户还有仅指一米六的床板……幸运的是,我们没有住小学宿舍而是住在何市宾馆。虽然同行的7位女生一起挤在一个房间里,但对于我们来说已经算是大大的惊喜了。我深刻感受到团队生活的快乐,很开心,我的伙伴们都很好,尤其是露露,能干、贤惠又体贴,刚来就吧房间收拾的干干净净,就连地板也擦得锃亮锃亮的。
晚上的招待宴会上,在我们和小学的领导和老师们交流过后,我们了解到河市镇中心小学随着何市镇这几年的发展,师资力量不再匮乏,而是一些乡村小学需要我们,所以刘校长希望我们能够到点支教即去一些乡村小学支教。宴会过后大家一起开了个会议,针对这样的变化,孙老师说,我们下乡就是为了服务人民,无论如何我们也要满足人民的需要和校长的要求,因此到点服务是很有必要的。为此,我们还应该做好充足的准备,这对我们又是一个新的挑战。不管怎样,我们也得克服困难将此行活动办得实在有意义。
晚上睡觉前,想着第二天就要开始正式讲课了,有点兴奋又有点紧张,我轻声的告诉自己:从容、淡定,相信自己!
苦乐——支教
7月1日正式开始上课,一天七节课,感触颇多。整个服务队分为三个支教组:高年级组、中年级组和低年级组分别担任五年级、四年级和三年级的教学任务,而我被分到高年级组。
第一堂课是由我来讲的,本来出发之前的试讲都是很好的,但那个时候当我第一次站上讲台,面对这一群可爱、活泼却有点小心思的不好哄的高年级组的小朋友(事实上,他们很不乐意我们称呼他们为小朋友),我真的紧张了,顿时乱了阵脚,所以上午讲了两节课,效果都不是很好,感觉很糟糕,课堂气氛调动不起来。满满的信心丧失了一半,些许懊恼,些许沮丧。
中午放学后,我们在教室里来了个会议,每个成员都发言讲了自己上课的感受,从大家的发言中,我们得知高年级组的问题最大,中年级组和低年级组的课程进行的很好,队友们和学生们配合的很好,学生们表现的很活跃。中午我们都很担心,担心下午的课程不能顺利进行,毕竟一天七节课,如果都上英语课,学生们会听得厌烦了不乐意听。因此,中午经过大家商议,我们一致决定教学生们唱英文歌,提高学生们对学习英语的热情和积极性。中午我们都没休息,都在备下午的课,想着怎样把课上好,确实心里充满着忐忑。
终于,辛苦没有白费。令我们高兴的是:下午高年级组情况大不一样,可谓扭转乾坤。下午在石楠学姐的传统英国儿歌london bridge的感染下,课堂气氛活跃很多。下午三节课上得比较轻松。
经过之前一天的教学,队员们对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之后的几天教学,每次在放学后我们都会在教室里开教学总结会议,总结教学上存在的问题并不断地探索出积极有益的教学方法。为了开发学生们的内在潜能,队员们采用了单词180°转换、顺口溜记忆等方法教孩子们快速记忆单词。让孩子们找到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而为了让每个孩子都加入到课堂互动中,队员们在课堂上不断的鼓励孩子,将赞赏的眼神传递给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注,增强他们的自信。这样既充分地激发了他们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课间,我们和孩子们欢快的玩起小游戏,孩子们的欢笑声深深的折射到我们的心里。虽然一天的教学任务很繁重,但是当我们看到孩子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时,都暗下决心,不管服务时间长短,一定要尽最大努力,让他们爱上学习,爱上英语,开阔视野;在不断完善自身教学方法的同时,引导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并领悟积极的生活态度。几天的支教有苦也有乐。经过几天的相处,我们和孩子们建立起深深的感情,然而还是逃避不了最后的分别,离别总是令人那样的忧伤,在合照留念的时候,孩子们都争着要和自己的小老师合影,看着滚动在孩子们眼眶中的泪珠,许多留恋与不舍,我一定会再回来的。
回望——总结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 ……此处隐藏9686个字……
在我们要离开的前一天晚上,我班上的同学文保打电话来说问我们什么时候走,说是要来送送我们,我说早上六点,并叫他不用来送了,实在太早了。他却坚持要,我也没怎么理他,因为他打电话来我知道他有心想送我们,可是他毕竟是小孩子,明天能不能来还是未知数。可是,第二天早上,当我在收拾东西时,向大门望去,却是看到了他,还有佰源和文乐,这三个最顽皮的学生,曾经被队长赶出课堂的家伙,竟然真的那么早来送我们。顿时我们都好感动,觉得千里迢迢来这里认识他们,教导他们,很值,很值。我们心中对他们的那份不舍又急剧增加了。
离开了白沙小学,离开了我们的学生们,纵使心中对他们还是念念不舍。至今,在白沙小学的每一个精彩镜头都一一浮现在我的头脑,看着在那里照的照片,想念着那里的每一个人,只有通过照片我们才能把那美好的瞬间留住,希望我们的学生们能够快高成长,天天向上。
三下乡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篇10一、7月18日,我参加了学校的“三下乡”
7月18日,我们经过将近五个小时的“颠簸”,终于到达了此次志愿服务的目的地——六枝特区梭戛乡梭戛中学。这里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学校比我曾经上过的任何一所学校都好,这里的经济状况应该不会很差吧。但是后来发生的事却让我改变了自己最初的这种想法。
接下来的几天就是我们这次活动中的主要部分——教学,我们都知道,短短的九天,我们根本改变不了学生的成绩状况,但是我们每个队员都很努力,争取教会学生怎样去提高学习成绩、怎样去改变生活现状。最让我感动的是我分到了一个很乖、很听话的班级,我给他们当班主任,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对学习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
我上的是历史课和体育课。每次上课我们都很认真地备课,甚至在出发前我们就已经做好了九天的教案,为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我们所有的队员都会在上课的时候很努力地把自己的经验和教训传授给学生们,每个队员都很爱自己的学生。
当我第一次走上讲台的时候,我心里是很激动的。从来没想过有一天自己会走上那三尺讲台,那已经尘封了的曾经的当一名教师的梦想又在心里澎湃着。站在讲台上,看到下面一双双对知识如此渴望的眼神,我知道自己的责任很重,我知道我必须得对得起学生们对我的信任。几次课上下来,我发现自己似乎越来越喜欢教师这份职业,因为我觉得传授学生知识真的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那种和学生亦师亦友,那种从上课中学会更多东西的感觉深深地吸引着我;特别是知道我那些学生中最远的每天早上都要走两个多小时来上课时,我更是被这种坚持给深深震撼着。我对自己说,如果可以,我真的宁愿选择当一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而不是穿梭于喧闹的都市为生活四处奔波。
其实,在下乡的九天之中,我做得最多的是炒菜,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份很光荣的工作,如果不是还在上课的话,我都觉得自己像个厨师,不过每当看到队友们吃着我做的饭菜赞不绝口时,我觉得很满足。
二、走访,为谁欢喜为谁忧
如果说这次三下乡能够有什么东西让我无法忘怀的话,那就是给学生做家访了。
7月23日,由我、何月、范琳琳、王廷昌、徐灏、龙廖健组成的家访小队开赴梭戛乡平寨村对学生进行家访。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跋涉,我们拖着沉重的脚步终于到达了平寨村——一个依山傍水的美丽村寨。
我们走了一个一个的学生家,除了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外,我们还给学生带去了一些学习用品。我们把自己对学生的期望和爱传达给每个学生的家长,同时也表达我们希望家长支持学生认真念书的美好愿望。我们真的希望能够看到他们走的更远,甚至是超越我们。i
一个叫做汪海的学生,一个生活在大山深处的男孩子,一个与妹妹和爷爷相依为命的男孩,他用他的生活经历、他对学习的坚持和对生活的不妥协,震撼着我们从每一个下去做家访的队友。
我们踏着泥泞的小路,冒着漫天纷飞的额雨滴,翻过一座大山到达一个叫做“湾子头”的地方,因为那里有一个我们都很挂念、期待很高的学生——汪海。当我们在向导学生段菊的带领下到达汪海家时,我们看到的是一副只能用惨淡来形容的景象:屋子里一片冷清,房子后面的墙壁已被坍塌的土石压垮,屋里到处都是泥巴。我们在出发前就已经了解到了汪海家的困难,但当一切真实的摆在眼前时,我们的心很不是滋味。汪海的妈妈在他小的时候就离家出走了,父亲也出门打工,基本上不回家看他们,从小家庭教育不是很到位的汪海却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学习,成绩一直都是班上名列前茅。我们所有队员都被他的事迹深深的感动着,除了捐赠给他一些学习用品外,我们的个别队员还自己拿出一点钱来算是对他的鼓励。但是要改变生活现状,只有靠他自己,我们能做的不是很多,我们只能让他看到一种希望。
这个社会,很多东西都很无奈,对于像汪海这样的学生,我们给他的那一点帮助只不过是杯水车薪,我们真的改变不了什么。有些时候,我们除了愤怒外,我们更应该努力去帮助别人改变命运,一个人的力量不够,那么是个、一百个甚至更多呢?
还有一件让我无法理解的事情,那就是“湾子头”那里本来是有学校的,但是由于师资与生源的问题,现在已经荒废了,不知道被谁家用来养猪了。我很不懂国家那么好的政策,为什么到了下面却很难得以实施呢,我想那些整天高高在上的领导们是不是应该好好的反思一下呢?
三、返程,离别的味道弥漫了整个天空
为期九天的志愿服务很快就在我们的的指尖溜走了,离别是一首浅浅的忧伤的歌,要走了,要离开那些在一起学习、一起玩乐了九天的学生们,心里有太多的不舍,但是我们不得不离开,因为前面还有很多东西在等着我们,我们还得努力、拼搏。
走的那天,我给我的学生们上了最后一节课,我说了很多,是因为我太舍不得,是因为我对他们的期望都很高,我希望他们有朝一日能超越我,让我能以他们为骄傲。我告诉他们,我希望在六年后的高考中,他们一个都不少,希望我回去看他们的时候,他们能让我看到所有我熟悉的身影。
我答应他们说会回去看他们,但是我知道可能我们即将会是后会无期,因为我也有自己的事业。不过我想,最起码能给他们一个希望,也是让我自己承担一份承诺,随时提醒自己:有一个地方、有一群人是自己的挂念,他们在期待着我的归去。
心中有一份牵挂,肩上就多了一份责任。
走的时候,天空出奇的没有下雨,可能是老天也不愿用眼泪来点缀我们心中的悲伤吧。学生们用泪水为我们送别,而我却没有挥手,没有说再见,因为我怕再见会是永远,我怕自己会失去下一次挥手的机会。
当离别的大巴车拖着我们苦涩的身影离开时,我们却把自己的爱和牵挂留给了梭戛,留给了我们那些可爱的学生们;当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在视线中模糊时,我们用几滴泪水爱抚那片土地,带走一份眷念。
沉重的车厢里,所有人都没说话,很安静。但是我知道每个人的心里都在流泪,因为我们都深深地爱着那片土地,那一群人。哪怕在不舍,但有些东西我们是必然得放下的,即使我们心里有多么的不愿意。即使再苦,只要我们坚持心中的那份爱与坚持,我相信:再大的困难,再难迈过的坎,我们都能克服。
我将把我们对梭戛的那一份爱与眷念永远带在身边、刻在心里。
文档为doc格式
【三下乡社会实践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25 搜搜心得网 www.sowhyseo.com 版权所有